行业动态|村镇生态化治理需哪些对策?
来源/作者:阁林环保    发布时间:2018-05-28    浏览次数: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现代化,中国绿色化的关键是村镇绿色化。围绕“村镇生态化治理” 主题,我们在调研基础上,梳理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村镇生态化治理的几条对策思路。

1. 坚持村镇规划的分区化,以功能分区原则引领村镇生态化建设。没有功能分区就会导致村镇建设规划杂乱无章。功能分区不仅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村镇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村镇居住区、产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分区,村镇建设就可能形成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 坚持村镇环境的宜居化,以人地和谐原则引领村镇生态化建设。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基本要求是, 村镇建设的选址是宜居的。宜居就意味着满足以下条件:资源条件,拥有山水林田湖等满足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拥有绿水青山及江河湖泊等环境景观;安全条件,具有地质安全和心理安全等保障。宜居环境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但必须做到顺应自然, 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3. 坚持村镇道路的差异化, 以融通古今原则,引领村镇道路的分类建设。道路是人类活动的“动脉”。“动脉”的大小必须根据村镇人口的规模、自然地形特征等因村而异、因镇而异。既要防止人多路小所致的交通拥堵,又要防止路宽人稀缺乏人气;既要防止一味“求新”而忽视对传统古街的保护,又要防止固守“遗迹”而忽视对人们出行的基本需求。

4. 村镇民居的特色化,以产品差别原则构筑村镇建筑的个性化特征。从经济学上讲,有产品差别就有垄断因素,有垄断因素就有超额利润。从村镇建设的角度看,拥有村镇建筑的产品差别,就有文化价值的独特性,就有审美价值的独特性,就可避免因千篇一律所致的边际效用的递减。

5. 坚持村镇水系的生态化, 以水体灵动原则引领村镇生态化建设。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系是一个村镇的灵魂。拥有水系环绕,村镇就富有灵动感和美感;没有水系相伴,村镇就变成荒漠孤岛,就缺乏生机和美感。

6. 坚持村镇资源的循环化,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 才能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村镇资源的循环化利用, 关键要防止循环不经济现象, 要努力促进循环且经济。

7. 坚持村镇景观的园艺化, 以美丽乡村目标引领村镇美丽家园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镇生态化治理的要求已经从满足环境功能要求进一步上升到满足审美功能要求。无论村镇建筑本身,还是与村镇建筑相伴的小品小景,抑或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隔离带等,都要按照审美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8. 坚持村镇治理的科学化,以各司其职理念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格局。从整个社会治理角度看,往往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但是,村镇是一个典型的社区概念,过多的政府介入会导致治理成本的高昂,从民间智慧的角度看,完全可能形成以居民自治为主体的生态化治理格局。

转自:中国生态文明